每日寫文章的五個心法
紫式晦澀每日一篇文章第1天
-
新年新希望! 每天寫文章來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. 現在使用Obsidian與ipad可以很輕鬆收集素材; 接著使用github page來發表每日的文章.
-
今天素材收集是在google上面搜尋「每日寫文章」以後, 照讀到的文章總結出三個面相. 共讀了5個文章, 總結出十五條細節. 這個流程蠻不錯, 之後可以參考, 做淺淺的研究. (跟仔細讀paper的方法不同)
-
固定習慣: 目前的設定是每天晚上十點, 在床邊的書桌寫作. 在十一點左右將文章Po到網站上. 有想過可以將素材收集到臉書的粉絲專頁, 用mac系統的quick note等等. 晚上整理, 輸出, 成為以後寫書的材料.
-
格式魔法: 在開頭寫「紫式晦澀每日一篇文章第X天」, 蒐集要寫的素材所屬於的領域, 以及維持書寫輸出的自律習慣. 這個點很不錯, 讓努力能夠累積, 也有足夠的素材能夠當作更高級的文件的底料.
-
刻意輸入: 不要完美主義, 先完成30分的作品. 之後根據需求, 再把文件完善, 讓分數提高. 在消費媒體時, 也持續打字寫下想法, 這樣就有底稿, 可以執行模塊輸出. 利用「溝通黃金圈」或者「清單體」等等的寫作架構, 就可以文思泉湧, 讓思想具現化.
-
碎片分享: 文件都是改出來的. 當我們消費各種知識, 寫作能夠提升我們總結的能力. 這個過程稱為「知識生產」,而生產出來的產物則是「知識卡片」等等碎片化的知識(知識=資訊+脈絡+流程). 利用總結技巧, 模板化輸出,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. 將成果天天分享於社群帳號; 累積夠多素材後還能整理成大的文章, 標準化寫作. 用粉絲專業寫平時靈感. 用專業帳號發個人品牌文章.
-
定性心流: 把寫文章步驟化, 例如: 關鍵字,架構,內文,插圖,制式內容,校正,內容說明,摘要,發文. 共九個步驟. 寫的時候不要回頭檢查文章, 只在校正的步驟做檢查重排; 當真的寫不出來, 就抽離, 做其他事情, 一但有了靈感就再繼續, 不要免強.
-
即將邁入三十歲, 感覺要從知識的消費者轉為生產者! 分享其實也是在為未來的自己做知識服務. 寫下來的東西對自己最有用. 文章的再修改也能讓未來的自己看見知識如何逐漸形成. 共勉之!
2021.12.30. 紫蕊 於 西拉法葉, 印第安納, 美國.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