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R020 沈思輸入-處理-輸出模型

目錄

沈思輸入-處理-輸出模型

紫式晦澀每日一篇文章第20天

前言

  1. 今天是2022年第18天, 全年第3週, 一月的第三個週二. 今天來思考「IPO:Input-Process-Output」模型. 這種模型可看作認知模型, 也可看作計算模型, 隨處可見. 把算法思維帶入各種場景, 我們便能可視化流程工程, 優化系統.

  2. 今天的素材主要來自各種提到「IPO:Input-Process-Output」模型的文章. 相關的材料非常多, 也算是可以把所見所聞做個整理.

輸入-處理-輸出模型本體論

  1. 輸入-過程-輸出(IPO)模型:
  • 輸入-處理-輸出(IPO)模型,或輸入-處理-輸出模式,是系統分析(systems analysis)和軟體工程(software engineering)中廣泛使用的方法
  • 用於描述資訊處理程式或其他過程的結構。 The structure of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or other process.
  • 許多介紹性寫程式和系統分析文字將此作為描述過程的最基本結構。 The most basic structure for describing a process.

系統(輸入-處理-輸出)–>環境–>反饋

  1. 5系統, 環境, 反饋: 建立輸入-過程-輸出(IPO)模型實際上是要建立「系統」. 有了系統以後, 就能夠與「環境」互動. 互動以後, 得到「反饋」來調整「系統狀態」.

  2. 視為過程的電腦程式:

  • 電腦程式(Computer Program)對於另一種使用輸入-過程輸出模型的過程非常有用,接收來自使用者或其他來源的輸入,對輸入進行一些計算,並返回計算結果。
  • 從本質上講,該「系統」與「環境」分離,從而將「輸入」和「輸出」定義為一個統一的機制。
  1. 系統將工作分為輸入, 處理, 輸出三個部分:
  • 輸入: 從「環境(Environment)」的要求. A requirement from the environment (input)
  • 處理: 基於要求的「計算(Computation). A computation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(process)
  • 輸出: 提供「環境」結果. A provision for the environment (output)
  1. 系統思維: 可靠的推論:
  • 系統思維是透過對基本結構的理解日益深入地理解,對行為進行可靠推斷的藝術和科學
  • Systems thinking is the art and science of making reliable inferences about behaviour by developing an increasingly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

作為思維模型的IPO

  1. IPO實例:
  • 工業: 原材料–>工廠加工–>工業產品
  • 考核: 員工工作內容–>考核規則–>員工考核結果
  • 認知: 對環境的觀察, 欣賞, 交流, 閱讀–>大腦進行類比, 歸納, 演繹等抽象思考–> 解釋現象的思維模型.
  • 數據分析: 大量數據–>統計分析處理–>有用信息, 結論.
  • 計算機: 輸入指令–>運算處理–>輸出計算結果
  • 造筆記: 心法–>技法–>用法

輸入要正確, 處理要合理, 輸出有價值

  1. 輸入要正確:
  • 持續學習,擴大自己知識的深度和廣度,從而不斷提升自己有效過濾錯誤輸入信息能力。
  • 管理者要有能力甄別下屬所反饋信息正確性,帶主觀情緒的負面信息只會讓管理者做出錯誤的決策
  • 在交流學習中不能聽啥是啥,要有個人客觀辯證的能力,否則會很容易學到錯誤的知識。
  1. 處理要合理:
  • 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已經被證明是有效的思維模型
  • 這樣我們在解決問題或做決策的時候才有更合適的選擇,而不是拿著錘子看什麼都是釘子。
  1. 輸出有價值:
  • 要掌握各種標準化的模板, 穩定有效的輸出, 去看見更深一層的資訊價值.

人生的IPO模型

  1. 人生的IPO:
  • 人生: 信息輸入–>大腦處理–>總結輸出

信息輸入–>大腦處理–>總結輸出

  1. 信息輸入:兩種途徑
  • 一手信息: 與人聊天, 親手動手實踐
  • 二手信息: 從他人總結出的經驗, 看書, 看部落格文章

看書是得到二手信息; 家教是得到一手信息

  1. 大腦處理:不斷收集各種模型
  • 理解世界, 要找到自己底層的思維模型(Mental Models)
  • 思維模型來自不同學科不同方面, 80~90個模型能處理90%以上的問題.
  1. 總結輸出:持續的大量的輸出
  • 總結和分享為目標, 進行整理產出.
  • 寫文章, 文件, 根據聽眾觀眾的需求, 練習精進各種體裁的寫作.

結果驅動的IPO模型

  1. 定義IPO: 系統思考, 系統設計的底層原理. 由輸入, 加工, 輸出三部分組成的閉環.
  • I – Inputs (輸入): 數據, 人力, 物質等等
  • P – Processes (工序): 對輸入加工處理的方法流程
  • O – Outputs (輸出): 工序的輸出.
  1. 閉環思維:
  • 我們先收集信息,再根據收集到的信息(輸入),決定下一步的決策和行動(工序),若結果是我們期望的(輸出),就重復這一過程,構成了一個單環迴路。
  • 單環思維是人類的本能思維,我們餓了,點了一個外賣,味道不錯,下一次還繼續點這個外賣。我們越來越熟練,也越來越依賴這個閉環,迴路就越難打破。
  • 這個循環迴路會逐漸固化為一種心智模式——決定我們的思考方式,成為指導我們認知和行動的規則,並以此來理解他人行為。
  1. 單環思維陷阱:
  • 一定程度上,越成功的人,他的模式越有效,越容易陷入單環思維陷阱。一旦環境發生變化,他的策略失靈時,會產生強烈的自我防衛意識,拒絕接受批評,將問題歸罪於環境或第三者,堅稱自己並沒有過錯(維護自己的模式)。
  • 策略失靈,本提供了一個好的學習機會,但在這種單環的防衛心理機制下,他喪失了學習能力。

三果思維: 結果, 效果, 成果

  1. 三果導向思考: 增加Outcomes(三果)來評估結果, 質疑過程, 反思我們的信念與假設(模式).

  2. 結果, 效果, 成果:技術上Outcomes有三個層次

  • 結果: 完成任務.
  • 效果: 比上次做有什麼改進, 提升幅度.
  • 成果: 個人有無成長, 通過做這件事取得什麼進步.
  1. 每日寫文章的三果: 寫作習慣的三果分析
  • 結果: 完成篇500字以上的文章
  • 效果: 這次比之前是否更清晰,更易懂, 格局變大?
  • 成果: 經過寫這篇文章後, 獲得什麼進步, 解決什麼問題, 對某事是否有更深的理解, 寫作的目的是什麼, 是否是當前最重要的事.
  1. 三果核查輸出:
  • 利用三果核查, 跳出系統本本身, 在「元系統」的更高層次觀察系統.
  1. 商業三效:
  • 效率 (Efficient): doing something in a good, careful and complete way with no waste of time, money or energy 把事情做得好, 謹慎, 完整, 沒有額外浪費時間, 金錢, 能源.
  • 效果 (Effective): producing the result that is wanted or intended; producing a successful result 生產想要或預期的成功結果
  • 效益 (Economic): (of a process, a business or an activity) producing enough profit to continue 產生足夠利潤以繼續
  1. 工序即模式:
  • 模式: 事物重複, 有規律地發生與完成.
  • 工序自動化: 自動化模式, 成為我們行為模式與思維方式.
  • 雙環學習: 三果能將自動化的模式轉為雙環學習, 將原本封閉的IPO系統轉化為開放的IPOO系統.

學習的IPO模型

  1. 信息輸入(Input):
    1. 每週的學習精力如何分配?
    1. 是否真的善用所有的學習渠道?
    1. 可否大幅提升現在的學習內容質量?
  1. 學習渠道實務:
  • 做業務復盤, 紀錄實際工作中的領悟
  • 閱讀學習, 讀書, 碎片化知識, 課程
  • 行業交流諮詢, 高水平交流
  • 產品學習, 頂級產品, 競爭對手, 行業的經典打法
  1. 學習質量提升實務:
  • 閱讀的信息質量愈高, 學習效率愈高
  • 高價值的真實信息鳳毛麟角, 定期更新閱讀源, 提升信息質量.
  • 過去99%的PR文, 記者觀點; 只閱讀優秀創業者的業務復盤, 演講, 採訪.

  1. 信息處理(Process):
    1. 有不斷追問事物本質的習慣媽?
    1. 掌握了多少思維模型?
    1. 面對創業難題, 是否有自己的完備思考框架?
  1. 事物本質實務:
  • 產品的本質, 營運的本質, 融資的本質, 品牌的本質
  • 花時間討論本質問題, 討論清楚, 達成共識, 會提升決策質量.
  • 如何一層層深度思考, 逐步挖掘深層次含義, 最終接近事情的本質.
  1. 思維模型實務:
  • 數學, 工程學, 物理學, 生物學, 化學, 統計學, 社會學, 心理學, 經濟學.
  • 經典思考框架, 對90%的問題都可做出優秀決策.
  1. 自我框架實務:
  • 完整思考, 理性選擇.
  1. 信息輸出:
    1. 在用的是哪些輸出方式?
    1. 目前的學習深度真的足夠媽?
  1. 輸出方式實務:
  • 與高段位的人聊天
  • 被動學習: 聽講, 朗讀, 聽與看, 示範展示
  • 主動學習: 小組討論, 實作演練, 轉教別人, 立即應用
  • 聆聽–>沈澱–>傳播
  1. 學習深度實務:
  • 被動學習留存率低, 應避免.
  • 主動學習留存率高, 透過討論分享實踐, 達到學習深度.
  • 自我探討, 自我復盤, 自我反思.

後記

  1. 到此摘錄了各種IPO模型的實踐. 從輸入, 處理, 輸出, 所搭建起的系統, 與環境互動, 得到反饋, 是我們在增強學習中對「認知能力」的建模. 藉由標準化這些建模, 許多部分得到了自動化, 也因此可以被逐漸優化, 達到更好的表現.

  2. 另外, 透過三果思維, 去看行動的結果, 效果, 成果, 於是就能夠fine tune系統的各種變數. 機器學習系統也是類似的邏輯, 能夠人工找出表現好的機器狀態. 這類的邏輯都考慮進去, 就能累積工程思維, 做出來的東西也就更有價值, 因為能解決更具體的問題.

  3. 透過這次的寫作, 對系統思維的掌握感覺又更確實了! 之後可以多思考將此IPO系統模型, 與Python的編程思維做搭配, 來迭代自己的認知模型!天天向上, 共勉之!

2022.01.18. 紫蕊 於 西拉法葉, 印第安納, 美國.

版權

CC BY-NC-ND 4.0
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