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獻綜述評的九個任務
紫式晦澀每日一篇文章第22天
前言
-
今天是2022年第20天, 全年第3週, 一月的第三個週四. 今天來用文章系統思考「文獻綜述」這個技術. 要能夠寫更好的研究文章, 需要掌握文獻綜述的技術. 這個部分在以前我一直是缺乏的, 總是在最後關頭胡亂寫寫. 要往下一個層次前進, 要能標準化做文獻綜述的工作流, 輸出才能更快地動起來.
-
今天的素材主要來自郭澤德-寫好論文 裡面的「4.2節: 文獻綜述的執行流程」.
文獻綜述評的九個任務: 檢索, 閱讀, 篩選; 分類, 歸納, 記述; 分析, 批評, 建構
- 輸入-處理-輸出結構:同樣我們可以使用IPO框架來標準化「文獻綜述工作流」.
- 輸入: 檢索, 閱讀, 篩選
- 處理: 分類, 歸納, 記述
- 輸出: 分析, 批評, 建構
IPO框架 | 主要環節 | 關鍵動作一 | 關鍵動作二 | 關鍵動作三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輸入 | 綜 | 檢索 | 閱讀 | 監選 |
處理 | 述 | 分類 | 歸納 | 記述 |
輸出 | 評 | 分析 | 批評 | 建構 |
輸入: 綜 - 檢索, 閱讀, 篩選
- 第一步-綜: 文獻綜述第一個環節. 按照研究選題, 「檢索」, 「閱讀」, 「篩選」相關的文獻.
I. 檢索- 選題探索, 寫作支持, 修改補充
- 文獻檢索的三種階段-選題, 寫作, 修改:
- 選題階段: 嘗試性, 探索性檢索, 啟發驗證研究思路
- 寫作階段: 正式, 系統性檢索, 獲得支持內容的材料
- 修改階段: 定點, 查漏補缺式檢索, 獲得補充性文件.
-
沒想到文獻檢索階段還能這樣子分類. 不過這也是很有道理, 寫了10篇文章後感受檢索文獻也需要系統性的方法來做, 才可以很有效率完成大量任務.
-
我個人的資訊來源:: 我自己平常的做法, 是從google scholar與proceeding來找
-
- Google scholar 找相關的文章.
-
- Semantic scholar 找引用的關聯.
-
- Machine Learning Proceeding 找近兩年熱點好刷的文章.
-
- 找認識的學者給建議.
II. 閱讀- 文字, 結構, 邏輯, 脈絡, 思想
- 文獻五步閱讀法: 實際操作中, 文件檢索與文獻閱讀常常是交叉進行. 找到要投入時間的文獻後, 可實踐「文獻五步閱讀法」
-
- 讀文字-識記
-
- 讀結構-拆解
-
- 讀邏輯-理解
-
- 讀脈絡-發展
-
- 讀思想-發展
-
我個人的經驗中, 從字, 句, 段落, 小節脈絡, 文件體裁一步步探索慢慢累積上來. 現在即將拿到博士, 這五年的工作經驗讓我現在輸出非常輕鬆有系統, 雖然也就因此得到的更大的煩惱, 但要達到「著作等身」的兒時夢想, 正在努力的路上!
-
讀文字-識記:
- 要能欣賞「字」為何是擺在這樣的位置, 思考作者的意圖.
- 「詞語」是字的最小組合, 要特別注意文章中詞語的特定用法
- 「概念」使人類榮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, 抽象出事物的本質特徵, 加以概括. 是人類認知的思維體系中, 最基本的購族單位, 成為互相交流的基本手段.
- 累積學術概念, 使用最嚴謹最科學最不下億引發歧義的語言系統, 學習累積.
- 金句思維:
- 「句子」: 詞語組成最小的完整表意單位.
- 讀文獻要收集「金句」也就是經典的句子
- 寫句子策略一: 累積自己的積累, 累積思想深度, 下筆如有神
- 寫句子策略二: 積累文獻中的金句, 分析句子結構, 應用時保留句子結構, 替換自己的內容.
金句思維是學術寫作非常重要的mindset! 之前想通金句思維後, 寫作就提升了很多層次, 也可以看見文章更深層的遊戲!
- 段落閱讀:
- 閱讀段落時, 要注意段落內部, 句子結構和段落之間的關係.
- 段落內部句子之間, 理想上是一個完整邏輯結構, 尤其段落開頭與結尾的句子.
- 「關鍵句(Key-line)」是學術論文寫作常用的段落結構. 第一句或最後一句, 簡明扼要概括該段落主題, 起到引導閱讀的作用.
- 文獻筆記習慣:
- 筆記記錄文獻核心要點
- 引導閱讀
- 系統整合: 透過文章的主題分類與管理, 對同一主題論文進行歸類篩選. 建立宏觀聯繫, 理解主題脈絡, 成為文獻寫作基礎.
- 方便引用: Community內的經典引用, 要累積自己的列表.
- 讀結構-拆解:
- 論文結構分析順序: 從大到小, 整體結構到段落結構.
- 優秀論文特點: 每句話都應該有明確的結構安排意識
- 「結構意識」是研究者提升學術寫作能力的有效方法
- 結構意識, 將學術寫作轉為「填空題型」.
- 篇章佈局:
- 講究框架結構, 利用細化結構做meta data
- 根據下圖, 有六個框架, 分別有 4, 4, 4, 6, 3, 6共有27個系化結構.
- 讀邏輯-理解:
- 論證結構基本要素: 論點, 論據, 推理
- 論點: 論證者提出的觀點
- 論據: 支撐論點的材料
- 推理: 論據與論點之間有效的邏輯關係
-
深有所感, 數學類似製造論據的方法, 其實做實驗也是製造論據的方法. 有論據, 還有有論點. 難的就是有好的特殊的論點. 而藉由寫論文, 寫文章, 才能夠練習推理.
-
批判性閱讀:
- 建立在「批判性思維」: 在良好的判斷基礎上, 使用嗆搭的評估標準, 對事物的真實價值, 進行判斷與思考
- 不只從事務的表面價值進行評價, 用清晰準確有邏輯的方式, 對「表面下的底層思維」進行分析和評價.
- 讀脈絡-發展:
- 學術文獻是「知識的載體」, 與其他文獻「共生存」
- 要懂文獻, 要循著文獻的基因, 繪製出文獻的「生命脈絡」
- 橫向發展:
- 定義: 同一主題, 下的知識關係網路.
- 願景: 展示知識起源, 形成, 發展的進程, 以便讀者更高效利用知識.
- 類似Semantic scholar就可以做類似的事情.
- 文獻的分類:
- 主要就是前前時代, 前時代, 後時代的方式, 來看時代發展.
- 引用文獻: 主體文獻作者, 在創作文獻時, 所引用或參考, 並在文章後列出的文獻題路.
- 引證文獻: 引用或參考主體文獻的文獻, 「來源文獻」.
- 共引文獻: 與主體文獻共同引用了某一篇或某幾篇的一組文獻.
- 同被引文獻: 主體文獻的引證文獻的參考文獻.
- 二級參考文獻: 主體文獻的參考文獻的操考文獻.
- 二級引證文獻: 主體文獻的引證文獻的引證文獻.
- 讀思想-發展:
- 文獻思想: 文獻的「觀點」+「論證過程」.
- 文獻有無集中表達某種觀點?
- 這種觀點有沒有「非共識」的特性?
- 這種觀點的論述過程, 是否充分合理?
- 知識內化:
- 理解文獻思想後的「應用」, 應用文章的思想去分析和解決問題
- 閱讀問現實要: 帶著問題, 假設, 視角, 走進文獻.
- 知識遷移:
- 思想內化後, 舉一反三
- 運用知識解釋更多現象, 提出新的見解.
III. 篩選
- 文獻飽和: 停止篩選之時:
- 是否找到本領域頻繁引用的「三個重要文獻」或「三個重要作者」?
- 找到的文獻, 是否已經顯示出「三個不同的意見立場」?
- 是否已經找到「正方」與「反方」以及具有綜述研究性質的關鍵文獻?
- 找到的文獻是否顯示出「三個不同研究階段」?後面的階段在哪些方面超過了前面的研究?
- 篩選工作流:
-
- 按期刊層次進行「初步篩選」: 根據學術評價來找文章.
-
- 泛讀時對「文獻打分」: 快速閱讀摘要, 前言, 結論, 判斷論文價值.
-
- 識別出「最核心文獻」和「補充性文獻」.
- 核心文獻: 結構要素 (研究對象, 研究視角, 研究方法, 研究結論) 與研究主題的結構要素相同, 對研究者構思結構, 具有啟發性.
- 補充文獻: 相關, 可先暫存.
自己給文獻的「打分標準」應該是怎樣的?
處理: 述 - 分類, 歸納, 記述
IV. 分類
- 結構化閱讀來分類:
- 利用建立的meta data找樞紐, 來找到研究的缺口.
之後要建立一個meta data 的列表, 給每個筆記上meta data, 之後用data view做表格. 😍 找機會實作!
V. 歸納
- 歸納思維:
- 找出資料之間的共性與特性, 歸納出相似資料的主題.
- 歸納: 從許多個別事務中, 概括出一般性概念, 原則, 結論.
- 抽象: 發現事務的共同規律, 「規律」成為資料的主題.
VI. 記述
- 記述環節:
- 建立合理的論證方案, 有序記述資料與觀點.
- 要呈現出研究者的「分類體系」
- 按照一定邏輯形式, 組織安排一系列事實.
- 這一系列事實, 要證明推導研究課題的中心論點.
- 論證思維:
- 論證: 邏輯地呈現論據, 推導證明某個結論.
- 有說服力的論證: 論點, 論據, 推理.
- 推理的四種形式:
- 推理: 證據的組織方式, 目的為推導並證明論斷
- 四種推理: 一對一, 並行, 鏈條式, 聯合
- 一對一: 將原因與結果直接簡單對應
- 並行: 綜合運用多條資料, 提供相同理由, 來證實結論
- 鏈條式: 用一個或多個原因證實結論, 把結論組織起來, 證明另一個結論.
- 聯合: 每個理由不能獨立存在, 只有聯合起來才能提供充分的證據來證實結論.
- 論證的兩種形式:
- 論證方案:發現式論證, 支持式論證.
- 發現式論證: 討論並解釋有關研究對象的已有知識, 透過「現有證據」的呈現來證明觀點.
- 支持式論證: 以發現式論證為基礎, 對獲得的資料進行綜合評論分析, 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.
粽: 建立發現式論證方案
評: 建立支持式論證方案
輸出: 評 - 分析, 批評, 建構
- 文獻評論:
- 文獻評論: 要恰如其分, 還要從批評引出作者想要論述的學術主張.
- 體現: 文獻閱讀, 文獻整合, 觀點提煉.
- 原則: 簡潔, 以觀點輸出為主
- 文獻評論: 文獻分析, 文獻批評, 建構思路.
VII. 分析
- 文獻分析:
- 總結性評價
-
- 記述文獻觀點的總結
-
- 對記述文獻的評價
VIII. 批評
- 文獻批評:
- 指出不足之處, 如研究侷限, 研究空白.
IX. 建構
- 建構思路:
- 建立研究根據
- 提出自己的研究角度
- 優秀文獻綜述的「評」, 基本就可以預期到論文的結論.
後記
-
到此思考整理了郭澤德-寫好論文 裡面的「4.2節: 文獻綜述的執行流程」, 反思自己的的學術工作流.
-
現在看這種寫作的書都有足夠的經驗, 之後可以持續寫文章, 來做系統性的認識. 系統性提升學術工作流. 天天向上, 共勉之!
2022.01.20. 紫蕊 於 西拉法葉, 印第安納, 美國.
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