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R037 讀山口拓郎的摘要力

目錄

讀山口拓郎的摘要力

紫式晦澀每日一篇文章第37天

前言

  1. 今天是2022年第35天, 全年第5週, 二月的第1個週五. 今天來磨練「摘要」的技術, 標準化相關的知識系統.

  2. 今天的素材主要來自文章:

摘要力:向「誰」, 「如何」表達「什麼」

工作 = 不斷摘要

摘要三步驟:

    1. 收集資訊: Input
    1. 整理資訊: Process
    1. 表達資訊: Output

資訊的種類(收集資訊):

  • 1.他人所說的話語(包含閒聊)
  • 2.開會討論時聽到的內容
  • 3.親身經歷之事
  • 4.感官接收到的感受
  • 5.研習或研討會學到的知識
  • 6.文件、資料、信件等記載的資訊
  • 7.報章雜誌或書籍的媒體資訊
  • 8.網站或社群軟體中的資訊
  • 9.以各式資訊做為根柢, 自己另外衍生出的「想法」或「意見」
  • 10.以資訊為基礎建立的「預測」或「假設」

資訊分類三件事(整理資訊):

    1. 判斷資訊必要與否
    1. 將資訊分門別類
    1. 為資訊制定優先順序

精簡資訊(表達資訊):

  • 將資訊轉為「有連貫性」的內容
  • 表達時捨割九成內容

向對方傳達的資訊優先順序:

    1. 滿足對方需求的資訊
    1. 感覺會讓對方開心的資訊
    1. 自己想表達的資訊

步驟一: 收集資訊–收集充分必要的資訊

訣竅一: 收集充分必要資訊

訣竅一: 收集充分必要資訊:

  • 討論的前提, 是擁有該話題的相關資訊.

訣竅二: 從信任的出處收集資訊

訣竅二:從信任的出處收集資訊:

  • 可信度高的情報源或熱線.
  • 高品質資訊

訣竅三: 設置資訊收集天線

訣竅三:設置資訊收集天線:

  • 設置天線, 就是「命令大腦」, 收集特定方面的資訊.
  • 關注–>收集.

訣竅四: 利用「自我提問」提高資訊品質-5W3H, If.

訣竅四:利用「自我提問」提高資訊品質:

  • 以自我提問, 確認資訊的「真實性」和「價值」.
  • 5W3H: Who, what, when, where, why; how, how many, how much.
  • If: 如果, 預想還沒成為現實的事物
  • Why: 理由, 原因, 根據, 動機
  • How: 引導出某事物的方法, 今後將來行動, 進展, 策略.

訣竅五: 分別使用封閉性問題與開放性問題

訣竅五: 分別使用封閉性問題與開放性問題:

  • 封閉式-得到對方意見態度: 是或否; A或B, 讓對方只能選擇其一.
  • 開放式-得到對方意見想法: 回答範圍不受限, 引導出對方意見或想法.

訣竅六: 消除資訊中的「主觀想法」

訣竅六: 消除資訊中的「主觀想法」:

  • 收幾資訊時, 應注意「認知偏差」, 「刻板印象」,「偏見」
  • 沒有自己體驗, 就先因為評分與意見對其假設好印象壞印象.
  • 保持自覺, 意識到人類是有「認知偏差」的生物.

訣竅七: 提升「後設認知」, 客觀審視自我思考及行為的能力

訣竅七:提升「後設認知」, 客觀審視自我思考及行為的能力:

  • 客觀審視自我思考與行為.
  • 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情緖(客觀看待自己的想法和情緖)
  • 寫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(客觀看待事件)
  • 讓他人對自己的言行做出評價(客觀看待自我)
  • 思考並寫下「對方可能的想法」(客觀看待對方情緖)
  • 閱讀小說 / 看電影 (感受不同人的各種想法和心情)

貼標籤?

訣竅八: 收集資訊, 先看透「本質」-觀察力+洞察力

訣竅八: 收集資訊, 先看透「本質」:

  • 本質: 提高摘要的精確度
  • 觀察力: 肉眼可見資訊
  • 洞察力: 內眼不可見, 書沒寫出來的部分
  • 透過觀察, 增加自己所認知的事物, 提高看透本質的能力

訣竅九: 類推法利用資訊擴展思維

訣竅九:類推法利用資訊擴展思維:

  • 類推: 將已知情報和經驗, 應用在未知的領域上

訣竅十: 養成轉換「抽象資訊具體資訊」的習慣-關鍵字

訣竅十: 養成轉換「抽象資訊具體資訊」的習慣:

  • 收集情報, 掌握主題關鍵字, 是重要習慣.
  • 「詞彙」等同於「資訊網」; 增加「理解的詞彙量」與「詞彙間的連結」
  • 詞彙: 具體資訊, 抽象資訊.
  • 多個具體資訊–>一個抽象資訊
  • 一個抽象資訊–>多個具體資訊

步驟二: 整理資訊–將資訊分類

訣竅一:從理想目標回推以整理資訊

訣竅一:從理想目標回推以整理資訊:

  • 摘要的最終目標: 藉由輸出, 將對對方有價值的資訊傳達給對方.
  • 回推: 找到適合整理資訊的方式.

訣竅二: 利用「具體分類思考」徹底整理資訊

訣竅二: 利用「具體分類思考」徹底整理資訊:

  • 替資訊貼「標籤」
  • 先引導出對方的需求

訣竅三: 訓練「優先順序思考」

訣竅三: 訓練「優先順序思考」:

  • 從分好類的資訊, 挑出所需資訊, 制定先後順序.
  • 選擇:具體分類思考能力
  • 決策: 優先順序思考能力

訣竅四: 摘要的資訊是活的, 需不斷更新-假設, 實踐, 驗證, 修正.

訣竅四: 摘要的資訊是活的, 需不斷更新:

  • 意識到「資訊是活著的」
  • 步驟(1)…..建立一個能檢側該資訊是否有效的假設
  • 步驟(2)……實踐(1)的假設
  • 步驟(3)…..驗證(2)的實驗結果
  • 步驟(4)…..根據(3)的結果修正自己的資訊

步驟三: 表達資訊–簡潔的傳達給對方

訣竅一: 避免「說太多」或「說不夠」

訣竅一: 避免「說太多」或「說不夠」:

  • 說太多: 需提高資訊整理的品質
  • 說太少: 注意前提大綱主詞受詞

訣竅二:按照「主幹–>樹枝–>樹葉」的順序說話

訣竅二:按照「主幹–>樹枝–>樹葉」的順序說話:

  • 主幹: 整體架構
  • 樹枝: 更具體
  • 樹葉: 更更具體

訣竅三: 「一句話」描述整體及結論的技巧

訣竅三: 「一句話」描述整體及結論的技巧:

  • 一句話說重點: 抽象化思考, 與之前的具體分類思考相反.

訣竅四: 用「主題+結論優先型」做說明-主題, 結論, 理由, 細項

訣竅四: 用「主題+結論優先型」做說明:

  • (1)主題(現在要說的內容整體大綱)
  • (2)結論(你想要表達的重點「臨死前最想說的話!」)
  • (3)理由(得到此結論的理由)
  • (4)細項(跟結論有關的細項)

訣竅五: 用「列舉型」做說明-整體架構, 列舉1, 列舉2, 列舉3, 總結

訣竅五: 用「列舉型」做說明-整體架構, 列舉1, 列舉2, 列舉3, 總結:

  • (1)整體架構(有幾個重點?)
  • (2)列舉1(第一項重點)
  • (3)列舉2(第二項重點)
  • (4)列舉3(第三項重點)
  • (5)總結

訣竅六: 增加具體性關鍵字, 使用「數字」或「確切名詞」

訣竅六: 增加具體性關鍵字, 使用「數字」或「確切名詞」:

  • 確認對方懂不懂「數字」或「確切名詞」.

訣竅七: 回答問題所需的「瞬間摘要力」

訣竅七: 回答問題所需的「瞬間摘要力」:

  • 回答問題流程: 收集資訊(掌握對方提問的目的)–>整理手中資訊–>表達資訊.
  • (1)正確理解對方提問目的的能力
  • (2)確實回答對方提問的應答能力

訣竅八: 將摘要「以圖表呈現」

訣竅八: 將摘要「以圖表呈現」:

  • 一目瞭然, 瞬間看懂
  • 收集資訊–> 整理資訊

訣竅九: 提高抽象度表達, 譬喻-本質與喻依

訣竅九: 提高抽象度表達:

  • 具體令人感覺攏長
  • (1)先找出跟原本事件「本質」相通的「喻依」 (譬喻內容)
  • (2)這個「喻依」必須是對方知道的東西
  • (3)這個「喻依」最好是容易被想像成具體圖片或形象的內容

後記

今天花了90分鐘把「摘要力」這本書走了一趟. 其中也利用了IPO模型, 來從輸入, 處理, 輸出三個方面給內容. 在輸入的過程中, 「關鍵字」是摘要力的根本; 在處理的過程, 根據需求做摘要的迭代; 在輸出的過程, 以模板範本, 從主幹樹枝樹葉的順序給出有結構的報告. 整體非常實用, 而且現在實戰經驗充分, 幾乎所有的策略都親身實踐過了. 但仍然可以欣賞其組織這些材料成系統的功力, 非常棒. 天天向上, 共勉之!

2022.02.04. 紫蕊 於 西拉法葉, 印第安納, 美國.

版權

CC BY-NC-ND 4.0

評論